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我国经济增速放缓。今年“两会”期间,胡锦涛主席指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很大困难,要“紧紧围绕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首要任务,全力做好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各项工作”。今年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企业效益下降,失业下人员增加,群众收入增速放缓,各种社会矛盾比较突出。面对困难,温家宝总理引用了一句古诗:“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中国经济经历了一场困难的考验后,将会显示更大的生命力”;应对经济危机,政府要加快改革进程,努力实现“保八”目标。
价格是引导资源配置和调节利益关系最灵敏的杠杆。在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下,如何充分发挥价格杠杆作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合理调节利益关系,促进国民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已经成为各级价格主管部门需要深入研究的一个重大课题。要按照中央“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上水平;抓改革、增活力;重民生、促和谐”的工作部署,紧紧围绕宏观调控的中心任务,以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展为主线,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在应对挑战中开创新局面,在克服困难中实现新发展。
1.推改革。今年“两会”期间,温家宝总理在回答记者提问时强调,应对金融危机不仅不能减缓改革,而且要加快改革步伐。只有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才能保证国家采取各项政策的落实,才能产生实现“保增长”宏观调控目标的强大动力。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是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重要任务。今年价格总水平涨幅明显回落,为继续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环保收费改革提供了有利的外部环境。要继续按照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和环境损害成本的要求,积极稳妥地推进电力、煤炭、天然气、水等资源性产品价格和排污、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环保收费改革,逐步研究试行差别价格、阶梯价格等政策,促进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经济结构调整。
2.促发展。实行支持性和鼓励性价格政策,减免涉农、涉企收费等措施,进一步促进企业投资和居民消费增长,积极扩大内需,增强经济发展的动力。要继续完善涉农价格政策,切实落实好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的政策,促使粮价稳定在合理水平,促进农民收入稳定增长。稳定化肥等农资产品价格,扩大绿色通道实施范围,切实减轻农民负担。进一步加大清费治乱减负的工作力度,全面清理涉企收费,取消不合理的收费项目,降低偏高的收费标准,逐步有序推进“取消政府还贷二级收费公路收费”的工作。规范游览参观点门票价格,清理邮政资费及相关价格、收费项目,优化居民消费环境。对列入国家鼓励类的服务业,利用可再生能源发电、供热等行业实行支持性价格政策,吸引社会资本进入,促进投资增长。
3.稳价格。价格过快上涨不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而价格快速下行,尤其是部分重要商品价格出现过度下跌,也将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不利影响。要继续加强和改进宏观调控,把握好宏观调控的方向、重点、力度和节奏,实施好中央已经确定的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在促进社会总供求的基本平衡的基础上,要对部分重要商品采取更加有针对性的措施,合理运用信息引导、储备吞吐、进出口调节、价格调节基金、财政补贴等手段,千方百计稳定粮食、生猪、大豆、棉花等主要农产品价格和石油、电煤、化肥等重要生产资料价格,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价格环境。
4.安民生。价格下行,表面上有利于降低群众生活成本,但实际上会导致企业利润下降、职工收入降低、就业减少,使民生问题更加突出。因此,越是在困难的时候,越要关注民生,越要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要在科学判断形势的基础上,重点推出有利于降低群众生活负担的价格改革,进一步完善包括差别价格、阶梯价格、公益行业和困难群体补贴在内的改革配套措施,使改革发展的成果真正惠及广大人民群众。加强房地产、教育、医药价格、数字有线电视收费等民生价格监管,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维护群众合法价格权益。加快推动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完善与经济增长和物价水平相适的救助标准调整机制,扩大保障范围,安定群众生活。
当前我国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和挑战,同时,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挑战与机遇并存,困难与希望同在。发挥价格杠杆作用,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既任重道远,又大有可为。各级价格主管部门既要深刻认识经济形势的严峻性和复杂性,增强危机意识和忧患意识,又要坚定信心,充分发挥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奋发图为,开拓创新,最大限度地减轻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全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以优异成绩迎接新中国成立60周年。
共有条评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