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改革进入到深水区,关于价格的政策不断涌现。国家卫计委6月20日发文,要求2017年底将医疗费用增幅严控在10%以内。江苏省紧随其后,立马制定了对辅助用药的监管机制。1、辽宁规定:【医疗机构辅助用药目录】各…
昨日,市委副书记、市长、市医改领导小组组长唐良智主持召开成都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会议传达学习了全国、全省医改重要会议、文件精神,研究部署我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有关工作。 唐良智对我市医改探索与实践工作表示肯定,他说,医改…
宁夏医改领导小组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全区综合医改试点工作李建华主持并讲话 刘慧等出席会议
开展公立医院改革;鼓励规范社会办医;建立健全分级诊疗制度;探索实施了“平台交易+带量采购”联动的交易新机制。重庆永川区卫生计生委四举措全面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开展公立医院改革。初步制定了重庆永川区公立医院改革的前期方案,拟选…
近期,湖北、河北、内蒙古三省份出台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工作方案。今年初,人社部副部长游钧表示,整合城乡医保,各省份要在2016年6月底前对推进工作做出总体规划,加强制度顶层设计,明确时间表与路线图。《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年初国务院发布…
昨日,《湖南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试点方案》在省政府官方网站发布,湖南将重点在公立医院改革、医保管理体制、分级诊疗制度、药品供应保障机制、“互联网+健康服务”等方面试点先行,为全国医改积累经验、提供借鉴。
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今年新增7个综合医改试点省份,浙江省名列其中。16日,浙江省召开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综合试点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全面启动实施深化医改综合试点。国家卫生计生委主任李斌、省长李强分别讲话。 李斌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浙江省深化医改取得的积极…
自治区政府办公厅在日前印发的自治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6年重点工作任务的通知中,列出10项重点工作任务,明确要从这10个方面全面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这10项重点工作任务分别是全面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加快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巩固完善全民医保体系、…
最近一段时间,又有专家学者们在争论医改究竟应该靠市场还是靠政府?这也是“新医改”之初,政界和学界争论的大问题。然而,如果我们从迄今为止“新医改”的结果看,靠政府和靠市场,最后的结果似乎并没有很大的区别。实际上都会因“特殊国情”而导致恶果--把利润…
济南市妇幼保健院积极贯彻公立医院改革工作会议精神,多措并举落实医改新政。医改启动半月来医院运行良好,流程顺利、秩序稳定、医保结算一切正常,群众及医院职工反映平稳,对政策调整充分理解,实现平稳过渡。
6月12日下午,国务院医改办专职副主任、国家卫生计生委体制改革司司长梁万年一行来到深圳罗湖,就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医联体建设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具体情况进行调研。
今年将从加快推进医疗保险付费方式改革、完善重特大疾病保障制度、完善医保报销政策等10方面推出34项政策,切实提高医保在医改中的作用。《意见》涵盖了医疗保险政策、经办、监管、服务、信息化以及推动医改的工作,有四方面特点。发挥医保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医药分开是当下医疗改革的重点之一,其中药品的“零差率”又被认为是撬动医药分开的重要手段。那么医药分开的关键在哪?业内分析,如何建立一个能够真正反映医疗市场需求的定价机制,这是决定医药能否分开的基本前提。北京朝阳医院执行院长陈勇近日在某峰…
不管是医事服务费还是护理费、诊疗费,其实都可以成为很好的补充,关键是,如何建立一个能够真正反映医疗市场需求的定价机制,这是决定医药能否分开的基本前提
6月8日,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三大议题之中的两个有关健康和医疗。我们来看看这次常务会议上都透露了哪些讯息?一大风口:基层医院的设备配置会议指出,实施健康扶贫工程,补上贫困地区医疗服务“短板…
今年,重庆医改对纳入改革范围的公立医院,全覆盖实施取消药品加成,以不同资金渠道予以“收支补差”。重庆市财政局提供的资料显示,在医改资金分配方面,重庆市出台了三大措施:一方面健全科学的补偿机制,建立绩效考核制度,将就医人次和次均费用等指标纳入资金…
审批进度“慢”、效率低!提起我国药品审批上市制度,出现在人们脑海中的第一个字便是“慢”,“真可谓一药功成万骨枯”。
医改 进行时在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宝鸡市先后被确定为首批国家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全国全科医生执业方式与服务模式改革试点市和全省唯一的医改综合改革试点市,承担了全省医改综合改革、大病医疗保险、卫生信息化、药品“三统一”、医疗服务价格调整、…
近日从重庆市综合医改试点启动会议暨2016年医改工作会议上获悉,该市综合医改试点明确了8个方面的31项具体任务。到2020年,该市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例要降到27%以下,公立医院药占比(不含中药饮片)降到30%以下,区县域内就诊率达90%以上,基层医疗卫生…
外媒称,在中国当前的改革中,医疗体系提高竞争、增加就业并不是十分优先处理的问题,这可以理解,尽管这么做有助于中国经济转型到基于高技能服务的增长模式。如今的主要问题是,医疗成本能否控制在患者可承受、又足以维持医疗服务部门提供可持续服务的水平。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