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行业分会>医药分会>行业资讯

山东通过机器换人破解食药监管资源不足

2017/4/7 14:00:12

据悉,山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将食品药品安全数据进行整合,积极探索建立“机器换人、机器助人”智能监管新机制,初步实现了从许可审评、抽检监测到日常监管、稽查执法和应急管理等的全过程信息化覆盖。 近4年来,山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累计投入资金过亿元,进行“智慧监…

    据悉,山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将食品药品安全数据进行整合,积极探索建立“机器换人、机器助人”智能监管新机制,初步实现了从许可审评、抽检监测到日常监管、稽查执法和应急管理等的全过程信息化覆盖。

    近4年来,山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累计投入资金过亿元,进行“智慧监管”工程建设,以破解监管人手少、任务重、效率低困局。

    智慧监管破解监管资源不足

    如今,山东菏泽千人以上学校食堂的关键区域都安装了电子在线视频监控设施,饭菜制作全程无死角。孩子在菏泽一中上学的刘女士通过手机“愉悦享生活”微信公众号,可随时查看菏泽一中食堂操作全过程。

    “比增加巡查次数的威力大,一个摄像头就能让从业人员不敢造假。”菏泽市局餐饮服务监管科科长贾敏说。目前菏泽市已在612家中型以上餐饮单位的后厨安装了2000多个摄像头,并在微信公众号上开放给社会大众,达到社会共治的目的。之前,该市食药监管人员在通过远程监控系统浏览餐饮单位的后厨时,发现某餐厅操作间里有老鼠,马上给餐厅老板打电话。几分钟后,餐厅老板就出现在操作间查看并立即联系捕鼠专业队伍进行灭杀。贾敏说,一位监管人员就可以同时监控这些餐厅的厨房,极大地节省了人力。远程监控的目的是监督,更是威慑,就是要让从业者知道背后时刻有双眼睛盯着自己,从而自觉遵守操作规则。

    在山东临沂,某基层食药监管所7名工作人员负责监督近2万家个体。2016年11月上线测试运行的山东省食品药品安全信用信息管理系统,对“四品一械”生产经营者信用信息统一标准,根据信用积分情况,将信用划分为守信、基本守信、失信、严重失信4个等级,同时设置黑名单。此举旨在方便基层工作者根据生产经营者年度信用情况,动态调整风险分级结果,提升监管的靶向性。

    “保障食品安全靠人海战术打不起、也打不赢,必须借助信息化手段,实施‘智慧监管’。”山东省局局长马越男表示,2014年,山东省全面启动食品安全“智慧监管”工程,信息化是适应新的发展形势,解决监管工作人手少、任务重、效率低的必然选择。

    行政许可全程网办群众少跑腿

    智慧监管给执法人员工作带来便利的同时,2016年,山东省局行政许可事项全部实现网上办理,全省各级可网上办理食品生产许可、食品经营许可、药品零售许可等,群众办事也更加便利。

    3月18日,在山东省局行政受理中心,从枣庄赶来补交食品厂变更材料的刘先生说,以前企业办理食品生产许可业务,要到省局行政受理中心递交申请,跑两三趟才能办结。现在只需登录食药监管局网站申报食品生产许可事项,跑一趟就可拿到食品生产许可证了。“这是一件利民为民的好事,以后单位再办理这类事情就不必派专人跑,只等许可证下来后直接来拿就行了,企业负担减轻,办证成本大大降低。”

    随着全省食品药品安全“智慧监管”工程的逐步建设,去年3月1日开始,山东省局对发证的食品生产许可事项实行“全程网办”,实现了“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山东省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全程网办”的施行,不降低食品生产的法定要求,不减少食品生产的法定条件,因此不会对食品安全产生影响。它只是减少了申请人到受理中心办理业务的次数,方便了行政相对人办理行政许可事项,真正实现了“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借助平台应急处置一步到达

    山东省局在建设应急指挥平台、舆情监测处置平台后,2016年又建立了应急综合平台。今后他们还将把应急指挥平台和舆情监测处置平台纳入应急综合平台,并与指挥监管的其他信息化平台或系统,如许可的、检验的、投诉举报的等进行打通、融合,实现突发事件信息与监管业务信息汇集共享。平台的建设,也让食药监管人员实现了快速把控突发事件,及时回应公众关切,主动作为,提前介入,将事态的影响消减到最小。

    在“问题西瓜”事件发生后,山东省局舆情监测处置平台第一时间发现,并向省市县三级推送信息,当地市局对信息快速评估并启动应急机制。食药监管系统内部,各级、各地及时调度、报送、汇总各方信息,为各级食药监管部门掌握事件进展和事态发展提供了第一手资料,为指挥决策提供依据。

    据山东省局相关处室负责人介绍,借助于信息化手段,把分散在各级各单位的资源和力量整合到应急平台上来,通过细化明晰事权责任、优化统筹资源配置、健全完善机制流程,有效解决了条块分割、多头指挥、层次重叠、效率低下等问题,变“各自为政”为“合成作战”,变“层层传递”为“一步到位”,在一个平台上实现对突发事件监测、研判、预警、调查、处置、反馈的扁平化、一体化处置,增强了指挥决策、调度支援和协调处置的针对性,使突发事件防范应对工作更加有力、有序、有效。

    技术支撑让监管“跑”在风险前

    如今,山东省局已具备了实现纵向与国家总局、各地市局,横向与相关委办局的信息整合、共享条件。对外可向相关企业、社会公众等提供数据服务,满足“信用山东”“联合惩戒”“电子监察”等各类数据共享。行政许可、日常监管、抽样检验等各业务系统,实现了业务的网上自动流转,提高了监管效能,强化了信息分析能力,为重点监管提供依据。去年以来,山东省局定期发布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且这些数据都进入山东省食品抽检监测系统平台,与国家总局平台实现无缝、实时对接,省、市、县三级联网共用。截至今年1月10日,全省信用信息管理系统已归集企业基础数据36.6万条,并完成31960家企业的信用等级评价。山东省政府“互联网+行动方案”“大数据发展意见”都对“智慧监管”作出重点安排。省经信委将食药监管信息化建设,作为2017年首位重点项目予以支持。

    山东省局副局长桂敦山说:“大数据也推动了‘人管秩序’向‘数管秩序’转变。”食药监管本质上是风险管理,技术支撑是实施风险管理的关键。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从某种意义上说,信息就是监管工作的“粮草”,要想让监管工作“跑”在风险前面,就必须让技术手段“跑”在监管工作前面。

    当前,山东食药监管信息化建设正处于以“数据分析利用”为目标的新的发展阶段,信息化建设已逐步从“业务数据化”向“数据业务化”转变。可以说,信息化建设抓住了数据这一关键,就抓住了建设成效的“牛鼻子”。

相关资讯

    暂无相关的数据...

共有条评论 网友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