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石油举办了主题“追寻中国炼化企业的发展足迹”加油体验走进辽宁活动。7日媒体团一行来到了此次活动最后一站——中国石油锦西石化公司(以下称“锦西石化公司”),共同见证了这家在历经时代艰辛后又重新焕发生机的“老企业”。
助力辽宁绿色发展
锦西石化公司作为老企业,由于历史原因存在装置布局不合理、不同车间能量互用缺乏系统考虑等现状,一直被戴上“能耗大户”帽子。
从2013年开始,锦西石化公司邀请国内专业能量优化团队找出了隐藏在高能耗背后的五大症结——装置热进料、出料和热联合不够,低温余热回收和利用不足,部分装置用能欠佳,蒸汽系统不完善和物料效益低。通过利用专业节能优化团队和企业技术人员近半年的研究成果,为企业优化能耗开出了“处方”——对全公司30套装置和系统以及热电厂、生活区的能量进行建模集成与优化研究。
据统计,“十二五”期间,锦西石化比计划指标多节约6.19万吨标煤,热电原煤消耗较2011年减少13.81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8万吨。
对此,锦西石化公司党委书记陈志表示,为优化降低装置能耗,实现挖潜增效,公司通过几年来科学有效开展工作,已经将能耗降低10个单位,为企业带来亿元效益,把“高能耗的帽子”彻底丢进渤海里。
另据了解,锦西石化公司第二轮能量优化成型项目将在2016年下半年大检修中实施,这次优化将在第一轮系统能量优化的基础上进一步降低能耗。
在降耗增效的同时,锦西石化对环保治理也高度重视。“十二五”期间先后投资5.25亿元,实施了十二个污染减排项目,每年减排二氧化硫5200吨、氮氧化物1000吨。其中,投资1.5亿元实施了两套催化烟气脱硫的改造,改造以后,烟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硫的浓度由过去的450毫克/立方米,降到了20毫克/立方米,远低于国家550毫克/立方米的考核标准。锦西石化副总经理王强对媒体表示,锦西石化以辽宁省政府推行的“蓝天工程”为重要抓手,投入巨额资金,积极推进污染减排项目,用实际行动为辽宁省绿色发展做出了贡献。
他还介绍到,“十三五”期间,锦西石化公司已经制定了方案,准备对装置设备、管线密封、油气挥发、油品装车等的挥发物的排放进行处理,大概投资规模2亿元,18个环保减排项目,进一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经过锦西石化的环境治理及其他企业的共同努力下,葫芦岛的空气质量已经排在辽宁省前三名,无论是空气还是水体都达到了历史最好水平。”王强说。
严抓安全监管
2013年开始,锦西石化尝试引入第三方HSE(健康、安全、环境三位一体的管理体系)监督,提升企业安全管理层级和水平,形成高压监管态势,平均每年纠正违章施工2160起。王强介绍到,锦西石化聘请的第三方安全专家团队每天现场坐镇监管,每天身着安全工装,携带照相机、卷尺和电笔等装备进入现场,对作业区进行全覆盖式监管,对违章、隐患及时叫停整改,为安全能力不足的施工单位人员及时停工培训,对违章的承包商开具HSE工作联络书,规定限期整改,并在公司协调会上进行通报。
他强调,“公司对安全管理现状客观定位为“长期处于严格监管阶段”,坚持从“不信任”出发,严抓安全监管。”
此外,针对作业现场出现的一些共性的现象,锦西石化还要求第三方团队专家面向外来承包商施工人员和相关人员,先后开设了动火作业、进入受限空间作业、挖掘作业、临时用电等安全培训课程,对某些施工单位进行有针对性的专项培训。锦西石化安全环保处处长张志峰表示,“公司从第三方HSE监督中学到的不仅是要告知被查者为什么违规,有什么危险,而且更要科学系统地指出以后哪些知识必须掌握,如何避免未知的伤害。”
2013年锦西石化历史最大规模检修期间,组成了第三方HSE监督为核心,专业部门参与的HSE联合管理团队,保障了整个大检修安全进行。第三方以其专业化的安全监管能力,优秀培训资源优势,以及“异地执法”等特点,为锦西石化提高安全管理水平,保障企业安全生产起到显著作用,在中石油集团公司成为值得推广的成功案例。
正是由于锦西石化将安全管理视为企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并引入科学、高效的监管方式。“十二五”期间锦西石化无一般及以上事故发生,连续获评中国石油集团公司安全环保双先进。
共有条评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