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农田水利工程体系建设,健全农业水价形成机制,完善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机制,2016年4月11日,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旨在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农业用水需求管理,提高农业用水效率,…
5月,太湖又进入一年一度的应急度夏期。5月3日至4日,记者随江苏省太湖办主任朱铁军一行,对太湖上游重地宜兴进行了调研。记者注意到,调研中的3座污水处理厂,可以看作当下各地“治太”状态的小小缩影:既有不懈的努力与探索,也有不少的问题亟待化解。 自2007年…
4月,最热火朝天的2016北京车展在众人望穿秋水中悄然而至,作为本届重磅推出的“2016北京新能源汽车展”则是北京车展的又一大亮点。新车型、新技术、新能源备受车企追捧。
4月28日,环保约谈重启,对象是山西省长治市、安徽省安庆市、山东省济宁市、河南省商丘市、陕西省咸阳市5地市政府的主要负责人,环保部督促其贯彻实施“大气十条”,落实环境保护责任。
药品降价是深化改革的突破口,面对药价居高不下的难题,政府打算如何做?彭博援引政策草案提到,中国考虑设定规则,要求制药商确保新药价格不会高于周边主要市场的价格。报道称,药企必须确保在中国的年度零售均价不高于本国或者六大…
随着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关于整治药品流通领域违法经营行为的公告》(2016年第94号)下发,其他省市也将纷纷下发专项整治的相关通知文件。截止到今天(5月9日),已有18省市针对药品流通公开发文,表明就药品流通领域违法经营行为展开专项整治。
突破10亿千瓦装机的火电扩张步伐,因国家发改委和国家能源局一月五文的急踩刹车而放缓。在此之下,发电巨头加速进军风电、光伏,尤其是弃风限电较少的中东部分布式能源开始受到青睐,煤退风光进的能源投资变局正式启动。值得注意的是,不断提高清洁能源比…
搁浅10年之久的怒江水电项目,终于获得转正机会。能源局最近起草的《水电发展十三五规划(征求意见稿)》显示,怒江水电再次入围重点水电发展之列。始于2000年的怒江水电规划,2003年曾因中央高层批文而搁浅。2003年国家发改委通过了由云南省完成的《怒江…
北京非居民用水价格上调10%以上 根据北京市发改委《关于调整北京市非居民用水价格的通知》,北京上调了非居民水价,本次上调不涉及居民,主要涉及机关、事业单位、商业企业、写字楼等。城六区非居民水价调整为9.5元/立方米,其它区域调
水处理行业发展因素分析及市场规模预测 2016
近日,质检总局部署《2016年特种设备质量安全监察与节能监管工作要点》及《质检总局燃煤锅炉节能减排攻坚战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2016年将继续开展燃煤锅炉节能减排攻坚战,推进燃煤锅炉节能环保综合提升工程实施。
“科技决定能源的未来,科技创造未来的能源,当前,新一轮能源技术革命正在孕育兴起,世界能源强国对能源技术制高点的争夺日益激烈。”近日,国家发改委和国家能源局在系统内部印发《能源技术革命创新行动计划(2016-2030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并同时发布…
5月4日和5日,安徽省医药集中采购服务中心连发两则通知,对高值医用耗材的采购进行调整。其一为挂网交易目录的调整,其二为产品限价的调整。其中产品限价上,并没有要求全国最低价,或是以医院实际采购价的最低价作为依据。
据不完全统计,继3月份北京、广州两大国家级电力交易中心成立至今,已有河北、山东、天津等10家省级电力交易中心相继成立。电力市场交易中心为电力市场交易提供平台,是给买卖双方“牵线”的重要媒介。电力市场交易中心的密集成立,标志着我国电力市场改革正在提…
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报道,发改委昨天发布题为《充分发挥价格杠杆作用 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文章。文章中指出,下一步,发展改革委将按照国务院“放、管、服”改革要求,以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为目标,把价格改革向纵深推进。重点是:深化电…
记者6日从财政部网站获悉,为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加快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整合工作,国家卫计委、财政部就做好2016年新农合工作发布通知,要求进一步提高筹资标准和保障水平,完善大病保险机制,改革支付方式,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通…
记者从蚌埠市发改委(物价局)获悉,由于全省统调水资源费和水利工程水费,城市供水成本较大幅度上升,蚌埠市日前调整市区城市供水价格,完善阶梯水价。该市各类用水价格调整情况分别为:居民生活用水价格每立方米由1.33元调整为1.65元;非居民用水由1.67元调整为1…
近日,文登物价局会同有关部门联合下发通知,从5月1日起,完善居民生活用水阶梯价格制度,并实施居民生活用气阶梯价格制度。此次完善后的居民用水阶梯价格制度,居民用水基本水价仍维持现行价格不变,按照国家调整水资源费、污水处理费的政策要求和规定的…
土十条将于今年出台 污泥处理问题或将成为硬指标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2015年1月1日,中国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开始实施。绿色建筑并不是指一般意义的立体绿化、屋顶花园,而是代表一种概念或象征,指建筑对环境无害,能充分利用环境自然资源,并且在不破坏环境基本生态平衡条件下建造的一种建筑,又可称为可持续发展建筑、生态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