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药价越低越好?廉价药受不了了!

    原料药价格飞升,招标采购又打压药价,一些廉价药在这两股力量的作用下,无利可图,从此绝迹于市场。这是廉价药在我国的真实写照。此局何解?这需要转变传统观念。以往,我们的注意力都集中于药价上了。似乎药价是越低越好。而实际的发展中,存在着这样和那样的问题,需要我们协调。

    中间商加价、环保成本增加,原料药商有苦衷

    有原料药企相关负责人表示:“就我们的出厂价而言,实际增幅比下游制剂企业的进货价要低很多,但因为多了中间商贸环节,就导致价格的二次抬高。”

    该负责人还指出,环保问题也是造成药企成本上升的因素之一。“随着2015年新《环保法》的落地实施,我们要按照新标准处理工业‘三废’,这样一来成本提升至少在倍数级别。”

    其实环保治理不仅给上游药企带来影响,下游药企也受到了相关波及。去年11月,华北制药就曾公告称,因石家庄开展“利剑治污行动”,原则上对所有挥发性有机物生产工序全部停产,原料药部分将影响公司当期利润5000万元左右。

    河南羚锐集团董事长熊维政认为,我国监管部门对原料药企业采取审核批准制,只有批准的企业才能生产,这就造成了厂家少的尴尬境地。他建议放开原料药准入制度,由审批制改为备案制。同时物价部门加强价格监管,以确保药品安全。

    重庆天圣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群也认为,只有放开原料药准入,才能解决垄断问题。他指出原料药就是化学药或化工产品,不建议将其纳入药品管理范畴。此外,对于廉价药物,国家要引导性生产,在价格、原料供应方面给予保障,确保廉价药直接挂网政策落地。

    福建不再“唯低价是取”

    唯低价是取,是指我国在招标采购时的观念。压低招标价,可以有效打压药价虚高,但一刀切的方式存在隐患。所有的药品价格都虚高吗?很显然不是这样。长期以来,不少廉价药品招标价低于成本价,企业无利可图,进而停止生产。同时药店、医院等因为这些药品利润微薄,在没有真正改变以药养医的前提下,也不太愿意采购此类药品,导致情况雪上加霜。

    2月4日,福建省药械联合限价阳光采购网公布了新一轮的药品招标采购的规则。在竞价规则中,最大的变化是竞争性的品种按照价格从高到低保留若干家挂网,而不是像以往只有两三家中标,这意味着,唯低价是取的竞价原则被抛弃,同一品种更多企业有机会留在平台。

    福建的尝试,给我们带来了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总的来看,要让廉价救命药不再“一药难求”,一方面需要职能部门在严格药品审批的基础上,建立动态灵活的调价机制,实时监控药品的生产供应情况。同时要建立廉价特效药储备制度,指定品牌药企进行生产,然后在税收、资金等方面给予补贴。企业有了继续生产低价药品的动力,药店有利可图,医院不再以药养医,则这些物美价廉的低价药品,才会重新回到药店的柜台、医院的手术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