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打击“号贩”、分级诊疗、多点执业--北京同仁医院院长详解新一轮医改“组合拳”

     “与其说小姑娘一声吼怒斥‘号贩子’推动了医改进程,不如说新一轮医改已经扑面而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院长伍冀湘做客由新华社北京分社、北京市医管局联合举办的“2016北京护理文化周系列访谈”时这样表述。

       打击“号贩”:五举措多管齐下

       伍冀湘在访谈中表示,北京同仁医院在国家卫计委、北京市卫计委连续出台一系列公立医院改革措施的大背景下出台五项措施,多管齐下打击“号贩子”:一是重点专科的普通号不限,保证患者到同仁医院后能挂到普通号。二是取消专家号现场加号。“现场加号本应方便更多患者尤其是外地患者增加挂专家号的机会,现在却给了号贩子可乘之机。”伍冀湘说,号贩子对医院和专家的情况了如指掌,极易根据患者需求利用现场加号钻空子。三是延长门诊时间。“同仁医院目前开设‘黄昏门诊’,白天没有看上病的患者可选择晚上就诊。”伍冀湘说。四是门诊服务关口前移。意即医院的导医与号贩子博弈,主动为患者进行服务,避免其接触号贩子。五是医院保卫部门与公安机关联合打击号贩子。

       分级诊疗:患者理性就医 盘活专家资源

       据了解,北京同仁医院作为分级诊疗的试点医院,在2016年3月成立了七支以眼科、耳鼻喉科为重点,由专家带队组成的诊疗团队。同日做客的同仁医院医务处主任张余庆介绍,医院的知名专家号源非常有限,很难满足老百姓需求,通过专家团队,可扩大接待患者的能力。团队里的第一层主治医师看过患者后,若初诊可解决则立即治疗,若疑难杂症或无法确诊即向上一级专家直接推荐转诊,无需患者再挂专家号,以此实现患者理性就医,专家资源也能得到高效利用。伍冀湘进一步说,分级诊疗是当前医改的热词,实际上也称“计划就医”或叫“指导就医”。“老百姓得了病,首先应找基层医生、找社区医生看。往往这些医生是有专业素养的,诊治后,若为常见病,则在此层次医疗机构解决,若是重症、疑难杂症,再逐级转诊至上一级医院或专家。”

       多点执业:“这是潮流,谁也挡不住”

       多点执业是指医生除了在原来注册的医疗机构执业外,还可在其他医疗机构执业、诊治病人。对此,伍冀湘表示,多点执业需要与医联体医疗资源相结合,让好的医疗资源下沉。“所谓下沉,就是有制度、有序地让医务人员到区级医院、社区医院、卫生服务站给患者看病”。他说,如果让大型三甲医院的医生得以下沉,那么多点执业的开放就十分必要,否则好的医生都被圈在一家医院里,不利于医疗资源的充分运用。“老百姓有一种心理,无论什么病都要在大医院看才踏实,不信任小医院或社区医院,这是我们要努力扭转的方向。基层医疗机构要大踏步发展取得老百姓的信任,让老百姓愿意首诊在社区、在基层。” 伍冀湘坦陈,多点执业会给医院管理带来一定难度,“但我认为从医改的大趋势讲,这是潮流,谁也挡不住”。